当前位置:主页 > 资讯中心 > 人物 > 其他 > 文章内容

夫妻俩撑起一座村小:坚守34年 教出数百名大学生

来源:澎湃新闻(上海) 作者:澎湃新闻(上海) 发布时间:2018-12-03 是否公开:公开 审核人:王利军



    早上7点多,高永起和妻子就到达了河北临城县赵家崇小学,把教室和院子打扫干净,迎接学生们的到来。这对太行山深处的“夫妻乡村教师”,已在这里坚守了34年。

    “我们山里的孩子,如果想要有出路,就一定要有文化,没有老师,就相当于切断了他们走出大山的路。”1984年,高中学历的高永起,听完村小校长的一席话,选择了留在村里,成为一名乡村教师。四年后,老校长退休,学校只剩下高永起一个教师,妻子不忍心他太辛苦,又通过考试加入了村小。

    从此,两个人,一个学校,撑起了太行山深处孩子们的求学路。高永起已经不记得自己教过多少学生,但他记录着,自己教过的孩子里有400多名考上了大学,30多名考上了研究生。

    夫妻俩撑起一座村小:坚守34年 教出数百名大学生

    高永起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们 受访者提供

    深山里的“夫妻档”

    今年,高永起的妻子葛英芬就要退休了,这是她成为乡村教师的第30年。

    1984年,高永起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不久,时任赵家崇小学的校长就来家里找他。“校长说,我是高中毕业,现在村里的学校很缺老师,希望我能留在村里当老师。”

    当时,赵家崇小学每年有五六十名本村学生,却只有一名老师,既当校长又讲课,而校长已经五十多岁,退休在即。

    “我对自己没有考上大学,一直很遗憾,听完校长的话,我觉得不能让山里的孩子因为没有老师而考不上大学。”高永起说,赵家崇地处太行山腹地,四面环山,水资源短缺、土地贫瘠,“孩子要想有出路,就一定要有文化,没有老师这个途径,他们就没有其他途径了。我自己考不上大学,但我可以培养学生们考大学。”

    基于这些考虑,21岁的高永起自愿报名考试成为了一名正式教师。校舍就在村子外面的一处高岗上,是村民们用自己烧的砖盖起来的两间土房,高永起和老校长一人守着一间教室。

    初当教师,高永起没什么经验,老校长就手把手的教他讲课、批改作业,希望退休后高永起能接起学校的担子。

    1988年,老校长退休,但学生并没有减少。学校里只剩下高永起一个教师,和六十多名分散在五个年级的孩子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,高永起动员在家务农的妻子来学校代课,“她也是高中毕业,平时我在学校,她也经常来学校和学生们玩,辅导作业,对学校都比较熟悉。”

    代课一段时间后,妻子也通过考试,和高永起一起成为赵家崇小学的正式教师。两个人在周末和放假的时候才能干农活,家里的地平时只能交给亲戚帮忙打理。

    学校有五个年级,高永起采用了“复式教学”的方式,把五年级和二年级合并为一个班,由自己上课,而妻子则负责一年级和三四年级的学生。每天早上,他和妻子会早早来到学校,把门窗都打开透透气,然后打扫好教室和外面活动的院子,就等待孩子们的到来。

    为了保证从村小毕业的孩子能够跟上县里中学的教学,除了语文和数学外,高永起还开设了音乐、体育、美术课,到了五年级,则增设科学、思想品德课。从早上第一节课开始,一直到放学,一个班的课程表上的所有课程,都由一个老师来上。

    夫妻俩撑起一座村小:坚守34年 教出数百名大学生

    高永起给学生们上体育课 受访者提供

    夫妻俩在不同的教室同时上课,有时课间要辅导学生作业、管理班级纪律,一天内难得一见,只有中午或晚上的时候才能见面说说话。但隔着薄薄的墙,两个人能隐约听到对方讲课的声音,“也觉得很安心”。

    晚上放学回家,高永起和妻子早早吃完饭,一起批改作业,准备第二天上课的内容。两个人就这样守着一个学校,学校慢慢变成了“家”,学生也慢慢变成了“孩子”。

    高永起对这些孩子百般呵护。之前,邻村的学生来学校上课需要过一条没有桥的大河,下雨天水位上涨,高永起会趟着深及小腿的河水,一个个把学生抱到河对岸,放学的时候再一个个抱过去。即使天冷时河水冰冷刺骨,高永起也没有放弃过,直到2010年左右修了一座桥。

    他也不是没有遇到过诱惑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曾有村里的年轻人找到高永起,劝他一起到外省去工作,“他说外面工资给得高,几年就能回家盖楼。”但高永起没有犹豫就回绝了,“我觉得这些学生是我的责任,虽然收入不高,但只要能糊住我们俩的生活就可以。”

    2001年赵家崇小学与邻村的三个小学合并为一个教学点,高永起夫妻负责教授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,三年级以上的则前往中心校就读。合并后,为了让年纪小的孩子也能提前接受教育,合并后的赵家崇教学点又增加了幼儿园教学,开设了小班、中班、大班。

    2004年,赵家崇教学点又迎来了一名新的教师,高永起和妻子葛英芬身上的担子,才稍微轻了一点。如今,学校已经有了6名教师,共100多名学生,但高永起和妻子,依然坚持每天早上过去学校打扫卫生,然后站在门口迎接孩子们。

    一家三代六位教师

    高永起所在的赵家崇,虽然地处偏远,经济条件差,但村民却很重视文化,出过不少教师。

    “在我父亲那个年代,就有不少教师。在解放初期,我们一个村子里只有26户人家,当时就出了18位教员,几乎一家一个。”高永起的父亲,也是其中之一。

    作为一名老教师,父亲高永起对他产生了不少影响。 “他从小就告诉我们,能当教师培养学生,是一个有利于千秋万代的光荣职业。”

    1996年,因为邻村一个小学没有教师,学生们将面临无学可上的问题,得知情况后,高永起和父亲动员起了高中毕业的弟弟。“当时外面的老师都不太愿意来农村教书,因为条件也比较艰苦,我就和我弟弟说‘你来吧’。”之后,高永起和父亲一直在家里教弟弟怎么给学生们讲课。如今,高永起的弟弟仍在邻村一个小学当教师。

    高永起的母亲早逝,2008年春天,他的父亲因脑出血瘫痪在床,生活无法自理。尽管和父亲居住在一个村子里,相隔不过数百米,高永起却不能在床前照顾,“当时学生很多,不能耽误他们的课。”

    于是,白天照顾父亲的工作只能交给外嫁邻村的妹妹,高永起夫妇则等到每天下午放学后,再过去家里照顾父亲。高永起觉得没有尽到子女孝道,但父亲很理解,还曾嘱咐他:“不要为了我分心,学生更重要,你管好学校就行了。”

    高永起说,平时去看父亲时,父亲总是很关注他和弟弟在学校里教书的情况,几乎话题都是围绕学校里的事情,然后再教导他们“作为教师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对待学生”。


    前几年,高永起有两个侄女准备填报高考志愿,询问高永起的意见,高永起强烈推荐“教师职业”,“我尽量把她们往这个方向上引导,希望她们能当教师就当教师。”后来,两个侄女都采纳了高永起的建议,填报了师范学校,如今已经毕业从事教师工作。

    三代人里出了六位教师,让这个教师家庭在崇尚文化的村子里,也受到了不少尊敬。34年里,高永起已经不记得自己教过多少学生,但他记录着,自己教过的孩子里有400多名考上了大学,30多名考上了研究生。

    每到过年的时候,学生们从外地回到了家乡,都会去高永起家里坐坐,和他谈谈在外面的工作和生活,聊聊天,这是高永起感觉最幸福和有成就感的时候。

市直学校发稿统计

  • 暂无

县区发稿统计

  • 北关区(30)
  • 汤阴县(11)/li>
  • 林州市(10)
  • 殷都区(9)
  • 安阳县(7)
  • 滑县(7)
  • 文峰区(6)
  • 龙安区(5)
  • 开发区(1)
  • 内黄县(1)

ALLCOPYRIGHT2010 安阳教育信息网版权所有 地址:manbetx电竞文峰中路
邮编:455000
manbetx电竞教育教研信息中心主办
豫ICP备120142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