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校园 > 教师 > 教师随笔 > 文章内容

四个应变妙招,让智慧在课堂自然绽放

来源:星教师 作者:星教师 发布时间:2016-10-20 是否公开:公开 审核人:王利军

      张学伟,语文特级教师。《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》《课堂内外》等杂志封面人物。北师大培训中心讲师团核心导师。教学中,形成“以读为核心”的教学特色,致力于“共生语文课堂”的研究。著有《且行且思教语文》一书。
    文|张学伟
    编辑|任海洋

   我们手捧精心设计的教案走上讲台,总希望课堂上每个环节的推进很顺畅,最好一切都在“意料之中“。如果预设的精彩如约而至,课堂上有一种“行云流水”般的感觉,恐怕要让人兴奋好一阵子。
   然而,事实每每并不如此,课堂上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,常常“节外生枝”,令我们始料不及。因为课堂始终是动态的,是动态的就会有随时的生成,是生成就决不会完全相同,甚至连相似都难得。那么,面对课堂上的“变”,教师就需要机智的应对。
    一、 稳中急智 走出“险境”
   算起来,这是我第一次登上舞台,在一千多名教师的“众目睽睽”之下作公开教学。
   1994年,我22岁,在一所农村小学教语文不到5年。一次偶然的机遇,我走上了洛阳市优质课大赛的舞台。
   那天,我讲的是郑振铎的《别了,我爱的中国》。课堂上,第一段的学习中,我抓住“倚”字让学生展开联想,引导他们反复朗读来体会离愁别绪。这下,孩子们渐渐来了情绪,一个个眼睛泛潮了。
    下一步,我准备把他们弄“怒”,我心中暗自得意。
   进入了第二段的学习。内容是:船慢慢地向前驶着,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。不,那不是悬挂着我们国旗的,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!
    我开始先请几位同学读,看来,孩子们还沉浸在依依不舍的离情中,声音低沉而缓慢,这正是我大展“导读”手段的时候了。
   我问学生:“此时此刻的作者,也就是你。你必须把自己当成作者才能感同身受。告别了亲友,你——乘船缓缓前行,或许此时你还沉浸在与亲人的离别情绪中,但——你看到了什么?”
   “军舰!”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。
   “军舰是用来做什么的?”我点拨。
    “打仗的!”
   “用于战斗的!”
    ……
   孩子们一下子陷入了沉默。他们肯定想到了:这些外国的军舰究竟是来干什么,来对付谁的?
   我又适时地补充:“此时,船只是缓缓的前行啊!同学们,每个国家都有近陆海域称为——领海。和领土一样,领海是属于这个国家的,神圣不可侵犯!这时候,船一定还行驶在我国的领海,或许还是内海,但帝国主义的军舰,用来打仗的军舰已经在这里呵!”
    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被点燃了,他们纷纷发言,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慨……
   看看差不多了,我顺利地引导他们进行朗读。然而激情有,但因为缺乏朗读技巧,读得不如人意。尤其是“白色的军舰”和“不”之间的停顿和突兀的情绪变化,学生怎么也读不出来,达不到以情感人的效果。
    其实,这一切还在我的预料之中,我终于有机会展示我的朗读水平了。
   我捧起书,开始了范读。对自己的朗读,我颇为自信。我很投入,一时场上场下鸦雀无声。平缓的叙述后是短暂的停顿……我似乎沉浸在郑振铎的情感世界,触摸到他看到军舰时看似沉默,其实激荡的内心。他的心绪从离情向悲愤产生巨大转折!
    “不,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,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!”我终于爆发了。
   短暂的沉默,随之场上场下一片掌声。
   这些,我早已预料到了,隐隐有些得意。
    “同学们,我想问问你们,在听老师朗读时,在老师停顿的地方,你——想到了什么?”我想进一步点燃他们。
   意外就在此时发生。
   第一个同学站了起来:“老师,你读得真好!我想问你,当你读这段话的时候,你想到了什么?”
   他的眼里似乎有些发亮,声音很真诚。
    而我——却一下子慌乱了,甚至有些头发懵:城里里的孩子真鬼,敢反问老师!
    他的反诘一下子“将”住了我。
   怎么办?我心里一下子闪过好几个念头。也许当时只是一霎那时间,台下一千多眼睛看着我,时间似乎凝固了,我仿佛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。
    “你,你叫什么名字?”我的结巴似乎不太明显,我想先拖延一下时间。
   “赵子琪!”孩子们响亮地回答。
    “反问老师——你们觉得赵子琪同学怎么样?”我先把球踢给了学生们。
   有两个同学对他的敢于质疑表示赞扬,大家一致赞成。
   “是啊,我们应该向他学习……”一边说,我一边急速地思考对策。对,首先要使自己镇静下来!几乎一瞬间,我机警地想伸出手去,不,不是真正的伸出手,而是在意念中的伸手——把刚才沉浸在郑振铎情感世界中的想象拉回来!
   渐渐地,我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,我的眼光空灵起来,望着远处,仿佛视若无物……甲午战争的炮火,圆明园的大火,屈辱的“和谈”,不平等的条约……
   “同学们,我看见了!”我一下子兴奋起来,感谢兴奋的大脑皮层!我控制着自己的情绪,使声音变得低沉:“我看见了,侵略者攻陷了天津、北京,他们烧、杀、抢、掠……我看见了,他们的军舰驶进中国内海,他们不可一世,肆无忌惮……山河破碎,祖国到处是残垣破壁、滚滚浓烟!母亲在呻吟,同胞在流泪……”
   其实,备课时我就有许多感动,情绪也曾多次随作者的情绪跌宕起伏,许多语言也一直曾片片断断地在心中闪现过,而此时,他们似乎一下子都“复活”了,排好整齐的队伍,从我心中喷涌而出!
   下面,学生的朗读自然很投入,他们中间有人哭了。
   场下又是掌声,我不禁揩去头上的汗水。好险!差点砸锅!
    许多年后,我仍然经常想起这次经历。“稳一下,从容应对”——这是我这节课后最深刻的感悟,它使我在课堂上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,沉稳了许多。
    “每逢大事有静气”,我每每这样告诉自己。
    二、 物归原主 柳暗花明
   1996年4月25日,开封师专大礼堂,我参加河南省首届优质课大赛,执教《千里跃进大别山》。
   此时的我,比起两年前,经历了几次打磨,成熟了许多。我在教学上朝着生动、深入浅出的方向努力。
   课堂开始仍然很顺畅,我抓住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这条主线,帮助学生理清层次,并且学习了“狭路相逢”一部分。课文营造的“前有强敌,后有追兵,水深无船”的紧张形势,学生通过朗读表现了出来。课堂似乎真的进入了课文描写的紧张氛围,大家的心绷紧了。
    我不禁暗自得意:自己真是一个创设情境的高手。没想到,意外很快出现了。
   课文内容为:
   肖旅长和李政委正在河边商量对策,一位参谋跑来报告:“刘司令和邓政委来了!”
   我的意思是,面对紧张的形势,我军正束手无策,此时,刘邓首长的到来无疑是给全军带来希望,带来必胜的信念,这是来了主心骨,也是来了定海神针,所以参谋必定是兴奋的,激动地喊。然而学生说则说了,懂也懂了,但读——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。开始像念字,一字一顿的,我教他们像“说话”的语气,进而像“喊话”,然而要“喊”出紧张又兴奋的语气就不容易了。
   一下子,似乎陷入了窘境。
    怎么办?我的额头又渗出了汗,因为有些胖,前些年上课,我总是爱出汗,尤其是遇到不顺的情况。这不,又来了。
    “老师,我来!”一只举起的小手引起了我的注意。对呀,何不“物归原主”,把球踢给学生,让他们想想办法?
   “你来!”我信心十足地叫起了他。
   这个同学的想法未能获得成功。但——我已经决定放手让他们想辙了,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嘛!况且我实在已经“黔驴技穷”了。
   “我来做导演!”一位大眼睛的男同学终于想出了“鲜招”。
   他拉着一位同学(即参谋的扮演者)面向台下,开始引导:“你看到了吗?那里就是汝河,肖旅长和李政委正在河边站着呢!(台下影院入口还真有几位站着听课的老师的身影)你快喊,喊呀!”
    “肖旅长、李政委——刘司令员和邓政委来了!”“参谋”望着台下远处,急切而兴奋地喊起来!
    台下又是掌声,我也兴奋得手都拍红了。这个聪明的导演,精妙的引导!
   令人惊叹!我不禁当着全体教师同学的面,向这个同学深鞠一躬,向他致谢!
   教师一定比学生强吗?不一定。有时候,真正地放手让学生去想办法,会有意料不到的结果。从这节课后,我在课堂上经常放手让学生去“做事”。当然,多是有意为之,鲜有“无奈之举”。
    三、“借力打力” 彰显主旨
   小时读武侠小说,知道最高明的武功是“四两拨千斤”,其实是借力打力,全在一个“巧”劲。这回课堂上,我也“借力打力”了一回。
   这发生在《司马迁发愤写<史记>》的课堂上。
   教过这课书的老师都知道,有一个难点,那就是司马迁遭受的刑罚——宫刑。讲还是不讲?虽然课文里隐晦地讲司马迁遭受了酷刑,但如果不讲清楚,孩子们会理解为一般的严刑拷打,怎么会理解司马迁后来的“血溅墙头”?怎么理解司马迁能面对屈辱和嘲笑?又怎么能理解司马迁为《史记》而做的生死抉择呢?
   于是,在课堂上,我并未避开这一话题,反而在这个别人都避开的话题处单刀直入。
    “酷刑?司马迁到底受了什么样的刑罚?”我问。
   我知道,有人会回答的,因为事先布置他们查过资料,而这种资料并不难查到。
    “宫刑。”一个学生回答。
    “腐刑。”又一个学生补充。
   “对,宫刑又叫腐刑。这是一种怎样的刑罚?”我故意刨根问底。
   “宫刑……就是阉割了他……像太监一样,让他做不了男人!”一个男生羞涩地回答。好家伙,他的言语还算含蓄,准确到位。
   可同学们一下子笑翻了,全班笑得不成样子。男生有的拍桌子,有的甚至往桌下钻,有的脸上是一种难以表述的笑。女生呢,则羞涩地偷偷地笑。全班乱成一团。
   没想到,笑场了。我一下怔住了。本来,我预想到他们会笑,但哪里知道他们会笑得这么大胆,这么无所顾忌?六年级的孩子什么都懂了,我太低估了他们。我的脸一下子红了。
   笑……笑……还是笑……
    “笑什么笑!”我突然大声吼道,似乎发怒了!同学们一下子静了下来。后面听课的老师也被我吓了一跳,吃惊地看着我——怎么收场。
   我马上换了一副笑脸,摸着一个男生的头,轻声说:“说说看,你笑什么?”
   他好像一下子回过神来,怔了一下,见我真的是问他,才站了起来。
    “司马迁他被阉割了……这件事情……有些好笑。”他吞吞吐吐。
    “你们觉得他被阉割了,就不是男人了,是吗?”我几乎一字一顿。
   许多同学陆续点了点头。
   “是啊!失去了做人的尊严,这简直是奇耻大辱!同学们,你们在笑!几千年过去了,你们今天还在笑他!”我终于找到了切入口,有一种一泻千里的兴奋,“你们有没有想过,当时的司马迁,他面临着怎样的情况,怎样的嘲笑?”
   话题,似乎从课堂上一下子穿越时空又回到了两千多年前司马迁的年代。学生的思绪也定格在司马迁受辱后的现场。
    学生沉默良久,他们终于打开了话匣子。
   “老师,司马迁面对的是世人的鄙视,因为他是一个残缺的人,失去了做男人的尊严。在几千年前,那是最丢脸的事。”
   “老师,那时被阉割的人是不能称为人的,别人看他连牲畜都不如。”一位学生补充。
    “是啊,失去人的尊严,牲畜不如,这样做人还有什么意思!”我及时抒发感慨。
   “老师,司马迁不仅自己受人嘲笑,而且使他的整个家族也让人看不起……”
    “是啊,家族蒙羞,他如何去见自己地下的先人!”我的话语充满悲愤,“这时他惟一想到的只有一个字,那是什么?”
   “死!”同学们齐声回答。
    “死——何其容易!三尺白绫,一柄短剑,就可以了此残生。但司马迁为什么要选择活下去呢?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,为他的活——找出充分的理由。”
   我又顺手一招妙手,引入对下一个问题的讨论,学生开始了更深入的读书思考。
    四、抛砖引玉 深化理解
   这是一节令人荡气回肠的课,每次讲起这节课我都会异常兴奋,全身心投入,讲完后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。
   这就是《林冲棒打洪教头》。
   金圣叹评《水浒》——林冲的性格只有两个字:忍和狠。幼时读《水浒》,并不太喜欢林冲,总觉得他太窝囊,不如武松、鲁智深那样快意恩仇。
   长大再读,当然另有一番感受,我通读《水浒》中的林冲故事,有了重要发现:把林冲的性格放在他一生的大背景下看,他遇事总是先忍后狠。
   高衙内调戏妻子,忍;高太尉设计陷害,忍;野猪林遇险,忍;只有在仇人火烧草料场,欲置他于死地时,才忍无可忍,果断出手,手刃仇敌。上梁山,王伦一再刁难,他总一个字——忍,一忍再忍,最后才火并王伦。而文中与洪教头交手的经历,也可看作他一生性格的缩影——先一忍再忍,再果断出手。有了这以上的理解,我觉得对林冲的人物性格把握还是到位的。可是有一次公开教学,竟在对洪教头的理解上出了岔子。
    课堂上,和学生一起美美地读了课文之后,我又祭起了自己惯用的法宝――对话,让学生直面书中的人和事,来发表自己的见解。
    “对林冲,对洪教头,对书中的人和事,你有什么要说的?”我似乎成竹在胸。
   对林冲的看法,学生主要就他的“忍”来发表见解,争执点在“遇事该不该忍?”“这样忍到底好不好?”这一切在我意料之中。我引导他们认识林冲的处境,从林冲的角度去看问题。他们终于弄明白:林冲的忍不是一味退让,而是不愿因一言动怒,因为他有涵养有武德;不愿在柴进庄上与洪教头动手,是顾全朋友面子,说明他知分寸;带罪之身,不愿与人动手,说明他有头脑。这样,就加深了对林冲这个人物性格的理解。
   我看看差不多了,及时调整方向:“谁来谈谈洪教头呢?”
    “我觉得洪教头很浮躁,他明明武艺不如林冲,却一逼再逼,最后自讨苦头。”
“我认为洪教头很骄傲,没有真才实学,还故意逞能。”
    ……
   这些回答都在我设计的圈内。课堂似乎可以平稳地推进了。
   突然,学生中冒出一句:“我倒认为洪教头没什么不对!”是一位胖胖的男同学。
    我先是一愣,继而一喜:有不同见解了!且看我施展手段。
   “谈谈你的高见。”我很真诚。
   “我认为洪教头向高手挑战,也没有什么不可以,这样武艺才能有进步嘛!”他说得振振有词。
   “嗯……似乎有些道理。不过……”我故意拉长了腔调,不置可否,转向大家,“你们有什么看法?”
    这下,球又踢给了同学,他们可有话说喽!
   “不对,教头哪里是切磋,他分明是要办林冲难堪,居心不良!”
   “切磋武艺哪能这样狂妄,他简直目中无人!”
    “他不知天高地厚!”
     ……
    乱棒之下,这位胖男生愣在那里,无从招架了。
   我呢?当然――“见死不救”。
   过了一会儿,觉得差不多了,我才来帮他收拾残局:“好,停下来,停下来!你们先说――如果洪教头真的是向林冲讨教,要切磋武艺,这对不对?”
   “对!”同学们回答。
    “但他错在哪儿?”我岂能一股脑把我的高见抛出,还是先看他们雄辩一番。
   这下,学生讨论有了方向,总结出洪教头几条错处:1.用心不好,非善良之辈;2.狂妄自大,无自知之明;3.对人无礼,不讲武德。
    看来学生的理解有了一定深入,我顺势又往下引:“拿洪教头和柴进比,你们有什么看法?”
    学生一时嘎然,没弄明白什么意思。
   “林冲以前是什么人?”我作进一步引导。
    “八十万禁军教头。”
   “现在呢?”
   “犯人。”
   “但他在柴进眼里一直是什么?”
    “英雄。”
    “对,柴进敬重他什么?”
    “武艺。”
    “人品。”
   “那么洪教头呢?他把林冲看作什么?”话锋一转。
   “犯人。”
    “骗子。”
   “他看重林冲的什么?”
   “身份。”
   “地位。”
    我突发灵感,一枪中的:“今天,如果不是作为囚犯的林冲来到柴进庄上,而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他,你猜猜洪教头会何作姿态?”
   “巴结还来不及呢!”
   “肯定会阿谀奉承!”
    ……
    至此,洪教头的小人面目昭然若揭。
    机智,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授课者的法宝。灵活地应用它,整个授课的空间会在无形中得到延展。也许一个灵光闪现就会开启无数智慧的头脑,也许一个妙手偶得就能点亮无数双闪亮的眼睛。

ALLCOPYRIGHT2010 安阳教育信息网版权所有 地址:manbetx体育文峰中路
邮编:455000
manbetx体育教育教研信息中心主办